我國與逾30國簽一帶一路協議 將推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 時間:2016-06-04作者:中國建筑新聞網
在6月2日舉行的第七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透露,目前中國已經和3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批示范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未來五年將與相關國家共同推進中蒙俄等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張向晨表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支持和參與全球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用實際行動為亞太乃至全球提供公共產品。自“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后,目前中國已和3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批示范基礎設施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同時,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與全球其他區域的互利合作,2015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76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48億美元;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82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64億美元。
當前世界各國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旺盛,但又都普遍存在建設資金籌措難的問題,支持和鼓勵企業通過產融結合創新商業合作模式,一直是各國政府努力倡導和推動的重要方向。目前,中國政府通過設立專項優惠貸款、成立專項基金、倡議設立金融機構等方式對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鼓勵企業創新融資模式,打通建設資金瓶頸。同時,中國承包商越來越重視產融結合對其投資業務的促進作用,通過產融結合參與海外項目投資與建設,完善海外市場和全球化布局,實現自身經營戰略調整和發展模式轉型。產融結合逐漸成為國際承包商實現自身多元化和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張向晨介紹,中國與俄羅斯聯邦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與歐洲決定對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歐洲投資計劃,同意建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與哈薩克斯坦、蒙古、印度尼西亞等國進行了發展戰略和規劃對接。
這些合作成果最重要的就是體現在基礎設施項目的合作上,像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匈牙利-塞爾維亞鐵路、中國-俄羅斯東線天然氣管道、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中國-哈薩克斯坦(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一批示范項目已經建成或者積極推進。
張向晨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們將與相關國家共同推進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六大經濟走廊建設。這意味著雙邊和多邊基礎設施項目合作面臨廣闊的機遇。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也表示,下一步在“一帶一路”實施的過程中,六大經濟走廊將是優先發展的方向。目前進展最快的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公路項目已有合作,鐵路項目也在探討,電站項目已經開工,而其他項目也會在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后陸續推進。”
“一帶一路”建設步伐加快勢頭明顯。據承包商會統計數據,2015年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0個國家新簽合同金額926.4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4.1%。
房秋晨預計,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合同額占比會進一步提升,有望達到50%-60%。
為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和保障,中國做了很多努力。張向晨指出,目前中國政府主導成立了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并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
此外,張向晨就推動產融合作,促進基礎設施市場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創造鼓勵投資的政策環境;二是要創新金融產品和項目實施模式;三是要發揮多雙邊金融機構和多邊合作機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