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掛證”究竟是怎么被查出的?
- 時間:2017-04-10作者:土木智庫
關注行業形勢的人可能注意到,自從16年11月30日起,“四庫一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我們就會經常聽到很多因為掛靠自己證書查出來被處分的案例。而且今年國家對這一塊的查處力度還大大增加了。
那么下面為大家解答一下,為什么“掛證”會被查出來,是怎么查出來的,對我們到底有什么影響?
什么是“四庫一平臺”
“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簡稱“新平臺”)涵蓋了“建設工程企業、從業人員、建設項目和誠信記錄”四類重要信息,所以也俗稱為“四庫一平臺”。
我們進入可以看到這個界面。
我們可以對企業和人員的數據都會有詳細的記錄,大家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進入這個平臺具體看看。
我們“掛證”是被怎么查出來的
其實“掛證”這個事,要是現在已經有證書的朋友可能清楚,無非就是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人有多個證書,分別掛靠在不同的單位,而另一種就是一個人有多個證書或者一個證書掛靠在同一單位,但是你掛靠的單位和你現在工作的單位不一致。
一、一人多證,分別掛靠在不同單位
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容易查詢的,在實際查處中,通過后臺數據更方便,只要在后臺數據庫中檢索每個執業注冊的身份證號碼,然后通過后臺數據比對,如果發現一個身份證號碼登記注冊在兩個不同的單位,則判定為“掛證”。
“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人員信息庫已基本完善,“一人多證,多單位登記注冊”已無技術難度。
二、證書掛在同一單位,但和工作單位不一致
這種情況的查處相對要復雜一些,需要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系統與社會養老保險系統實現數據對接,以社保交納單位確定你的真實工作單位,若存在證書登記注冊單位與交納社保的單位不一致,則判定為“掛證”。
“四庫一平臺”對我們的影響
一、個體人員的“掛證”道路。
現在行業內考證成風,大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對于個人而言,可以增加另外的一部分收入。而且這部分收入,有時候對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客觀的。但是“四庫一平臺”出臺以后,這條路明顯就被截斷了。
例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通報李賀楠、杜兆成、于國友、林欣欣等人注冊單位與工作單位不一致,撤銷其相關證書注冊,且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注冊。細心的朋友不難發現,近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類似的通報,越來越多!
這種處罰對個人來說是比較嚴重的。
二、對企業的影響
1、企業資質申請難度加大
建筑業企業資質的考核對公司的人員和業績也是比較看重的,所以“四庫一平臺”的運行有可能減少的企業的明面上有能力的人員人數,所以資質申請也會難度增加。
2、企業資質維護成本將大增
就因為企業資格的人員大大減少,企業要想不被拿掉資質,只有長年保持符合資質要求的人員,這樣必然導致資質維護成本大大增加。
3、對工程項目投標的影響
有的項目在投標過程中,也會對投標文件中所指定的項目經理進行詳細介紹,其中也包括其個人的詳細信息。“四庫一平臺”出來以后,有了這些個人信息,查詢的話就非常簡單。如有虛假信息的話,也一目了然、
4、對項目建設過程的影響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會對現場的相關人員進行查核,其中詳細信息也是都知道的。
5、對企業資質掛靠的影響
工程項目數據庫基本信息庫將記錄項目實施的進展情況,項目庫要求有注冊建造師信息和現場管理信息,這兩個信息在庫中記錄,將導致兩個情況。
第一:注冊建造師不可能同時出現在兩個在施項目部,一旦出現,系統將報警,立馬將被查處!
第二、現場管理信息將記錄,項目經理及項目班子是否履職的情況,若記錄信息缺失,將被判定為掛靠項目,將受到相關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