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土地出讓已超去年 供地結構趨復合化
- 時間:2017-06-29作者:華龍網
根據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官網數據統計得悉,截至6月28日,北京土地市場已成交46宗土地,同比增長119%,上半年成交金額達1006億元,同比增長185%。
公開數據顯示,前6月北京土地市場供應57宗土地,目前有15宗土地仍在交易進行中,主要位于大興區、平谷區、昌平區等區域,包括5宗居住用地和和10宗綜合用地。
土地供應提速 供地結構更復合
相比于2016年北京全年土地出讓44宗、成交總金額852億的情況,今年北京市明顯加大了土地供應。
對此,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這是平抑北京房價的重要舉措之一,與限購、限售等調控措施形成政策配套,“通過改變供求結構,來調整和平穩樓市。”
另外,上半年北京的土地供應中,限價、自持、配建自住房成為三大關鍵詞,供地結構的明顯轉變,也帶來對未來住房市場結構的不同預期。
“上半年出讓地塊的使用功能更復合,目標指向很明確,向"傳統商品房、租賃和保障房(或自住房)"三位一體的供房結構去轉變。”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土地轉讓方式的轉變從去年10月就開始了,尤其是限價+自持模式,一方面調低對未來市場的價格預期,另一方面也加快北京的租賃市場穩步發展。”
下半年土地供應或繼續增加 房企聯合體將是拿地主力
在穩定樓市的大背景下,供給端的釋放和優化成為促進房價平穩的大招。
今年4月7日,北京市政府批準《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公布了未來五年的供應計劃,住宅用地的供應規模達6000公頃,以保障150萬套住房建設需求。
業內認為,政策層面的決心和發力將在下半年持續,而相應的土地供應也有望繼續增加。
“目前來看,下半年北京土地市場仍將增加供應量,房子的居住屬性也將得到強化。”胡景暉表示。
拿地房企方面,上半年最顯眼的莫屬中弘弘慶,一連拿下4宗平谷養老用地,總建筑面積達90559.725平方米。首開、中海、保利,通過聯合體模式奪得4宗非常搶手的土地。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場出現6宗自持地塊,最高自持比例達70%以上,拿地主體均為房企聯合體。
“自持對開發運營實力之要求非常高,資金、資本、資源雄厚的房企聯合體更能集中優勢讓土地價值最大化,因而逐漸成為了土地市場的拿地主力。”業內觀察人士表示。